運用點面結合寫出飛奪 瀘定橋戰(zhàn)士們的英勇20字
- 教育綜合
- 2024-06-13 12:59:45
飛奪瀘定橋的故事簡寫20字
這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中的一場戰(zhàn)役,發(fā)生于1935年5月25日。中央紅軍部隊在四川省中西部強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順場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紅四團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況下,在崎嶇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進,一晝夜奔襲竟達120公里,終于在5月29日凌晨6時許按時到達瀘定橋西岸。創(chuàng)造了人類行軍史的奇跡!第2連連長廖大珠等22名突擊隊員沿著槍林彈雨和火墻密布的鐵索踩著鐵鏈奪下橋頭,并與左岸部隊合圍占領了瀘定橋。 中央紅軍主力隨后從瀘定橋上越過天險,粉碎了國民黨軍隊殲滅大渡河以南紅軍的企圖。飛奪瀘定橋主要內容20字
飛奪瀘定橋主要內容概況
1935年5月29日中央紅軍部隊在四川省中西部強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東岸北上,主力由安順場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紅四團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況下,在崎嶇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進,一晝夜奔襲竟達240里,終于在5月29日凌晨6時許按時到達瀘定橋西岸。第2連連長和22名突擊隊員沿著槍林彈雨和火墻密布的鐵索踩著鐵鏈奪下橋頭,并與東岸部隊合圍占領了瀘定橋。
擴展資料:
瀘定橋
瀘定橋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投入使用;于1961年3月4日被納入中國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于2003年納入景區(qū)管理。
瀘定橋全長103.67米,寬3米,由13根鎖鏈組成,為一座歷史悠久的古橋;該橋因“飛奪瀘定橋”戰(zhàn)斗而聞名中外。
《飛奪瀘定橋》概括30字怎么寫?
概括30字:全體指站員英勇無畏飛奪橋的英雄事跡。
紅軍長征中的一場重要戰(zhàn)役,發(fā)生于1935年5月29日。部隊在四川省中西部強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東岸北上,主力由安順場沿大渡河西岸北上。
戰(zhàn)士在天下大雨的情況下,在崎嶇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進,一晝夜奔襲竟達240里,終于在5月29日凌晨6時許按時到達橋西岸。
第2連連長和22名突擊隊員沿著槍林彈雨和火墻密布的鐵索踩著鐵鏈奪下橋頭,并與東岸部隊合圍占領了。
求紅軍長征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的故事20~50字
一、巧渡金沙江
1935年5月3日,軍委干部團的同志們接受了搶奪皎平渡的任務。他們二話未說,翻山越嶺日夜兼程180里,當天夜晚就來到了金沙江邊。
在渡口,他們幸運地找到了一條船。原來這條船是送探子來南岸探查情況的,探子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后來,他們又在當?shù)剞r民的協(xié)助下,從水里撈出了一條破船,用布把漏洞塞上。
然后,他們乘坐這兩條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敵人的哨兵以為探子回來了,沒有在意。他們來了個突然襲擊,一舉消滅了一連正規(guī)軍和一個保衛(wèi)隊,控制了皎平渡兩岸渡口。后來,他們又找到了五條船,動員了36名艄公。
與此同時,紅一軍團趕到了龍街渡口,紅三軍團趕到了洪門渡,但這兩個渡口都沒有船只,加上江寬水急無法架橋。軍委命令他們迅速轉到皎平渡過江。
二、飛奪瀘定橋
1935年5月25日,中央紅軍部隊在四川省安順場強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順場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紅4團第2連連長廖大珠等22名突擊隊員沿著槍林彈雨和火墻密布的鐵索奪下橋頭,并與左岸部隊合圍占領了瀘定城。
中央紅軍主力隨后從瀘定橋上越過天險,粉碎了蔣介石殲滅紅軍大渡河以南的企圖。
擴展資料:
巧渡金沙江意義:
金沙江地勢險要,戒備森嚴,紅軍一面佯攻龍街,一面分兵到絞車渡奇襲守敵,活捉守衛(wèi)的敵兵,不費一槍一彈奪取了對岸的陣地,使大部隊巧渡成功,牽制了敵人部分兵力。
1935年5月6日,紅軍到了云南東川與巧家縣之間,并于1935年5月9日在渡過了金沙江。兩天以后,敵人的追兵才趕到南岸。可紅軍早已毀船封江,無影無蹤地走了,體現(xiàn)出了將士們的機智與勇敢。
飛奪瀘定橋意義:
飛奪瀘定橋打破了蔣介石妄圖把紅軍變成第二個石達開的反革命迷夢,是紅軍長征中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重大勝利之一。這次勝利體現(xiàn)了紅軍無限忠于人民革命事業(yè)的大無畏精神。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巧渡金沙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飛奪瀘定橋
《戰(zhàn)神飛奪瀘定橋》從哪些方面表現(xiàn)了紅四團的英勇?
1、從橋的方面:當時敵人把橋上的木板都拆走了,只留下橋上的鐵鏈。
2、從山險的方面:當時山地險惡,多少斷崖。
3、從水流方面:當時水流湍急,比較兇狠。
4、從敵人方面:當時敵人在橋的對面擺好了防御陣勢,而且紅軍武器裝備還沒有國軍武器裝備好。
《戰(zhàn)神飛奪瀘定橋》是紅軍楊成武所作,該敘述由彭加倫于1936年寫成并發(fā)表的《飛奪瀘定橋》記載。課文主要記敘了紅軍戰(zhàn)士為了奪取大渡河上的瀘定橋而進行的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課文圍繞"飛奪"展開,按事情發(fā)展順序記敘就中國工農紅軍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飛奪瀘定橋的戰(zhàn)斗經(jīng)過,表現(xiàn)了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說明了黨領導下的紅軍能戰(zhàn)勝一切困難,所向無敵。
擴展資料
創(chuàng)作背景: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紅軍向天險大渡河挺進。國民黨反動派在紅軍北上必須奪取的瀘定橋上派了兩個團防守,阻攔紅軍北上, 紅四團決定29日早晨奪下瀘定橋。戰(zhàn)斗打響了,團長和政委親自站在橋頭上指揮戰(zhàn)斗,22位英雄拿著短槍,背著馬刀,帶著手榴彈, 冒著敵人密集的槍彈,攀著鐵鏈向對岸沖去。
跟在他們后面的是三連,戰(zhàn)士們除了武器,每人帶一塊木板,一邊前進一邊鋪橋。在橋頭被大火包圍的危急時刻,團長和政委的喊聲,讓英雄一鼓作氣,消滅了敵人,奪下了瀘定橋。
飛奪瀘定橋,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中的一場戰(zhàn)役,打破了蔣介石妄圖把紅軍變成第二個石達開的反革命迷夢,是紅軍長征中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重大勝利之一。這次勝利體現(xiàn)了紅軍無限忠于人民革命事業(yè)的大無畏精神。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