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形成了理論假設以后就可以進入什么階段
- 教育綜合
- 2024-05-08 17:44:47
皮亞杰把兒童思維發(fā)展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的主要特點是什么呢?
1、感知運動階段(0~2歲)
感知運動階段兒童在認知上有兩大成就:
獲得了客體永久性 所謂客體永久性是指兒童脫離了對物體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該物體持續(xù)存在的意識。即當某一客體從兒童視野中消失時,兒童大約在9~12個月獲得客體永久性。
形成了因果聯系。
2、前運算階段(2~7歲)
皮亞杰以不同形式的運算作為劃分階段的標志,運算指一種內化了的可逆的動作,即在頭腦中進行的可以朝相反方向運轉的思維活動,或者說運算是指內部化了的觀念上的操作。
皮亞杰把前運算階段又劃分為兩個階段:前概念或象征思維階段(2~7歲)和直覺思維階段(4~7歲)。這一階段兒童思維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早期的信號功能 :表象符號-延遲模仿與語言符號
泛靈論和自我中心主義:自我中心主義指兒童完全以自己的身體和動作為中心,從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去認識事物,而不能從客觀的,他人的觀點去認識事物的傾向。
思維活動具有相對具體性,不能進行抽象運算思維4、思維具有不可逆性:兒童不能在心理上反向思考他們見到的行為,不能回想起事物變化前的樣子。
3、具體運算階段(7~12歲)
具有以下兩個顯著特點:
獲得了守恒性,思維具有可逆性 可逆性的出現是守恒獲得的標志,也是具體運算階段出現的標志。兒童能反向思考它們見到的變化并進行前后比較,思考這種變化如何發(fā)生的。守恒是指個體能認識到物體固有的屬性不隨其外在形態(tài)的變化而發(fā)生改變的特性。
兒童最先掌握的是數目守恒,年齡一般在6~7歲,接著是物質守恒,在7~8歲之間出現,而幾何重量守恒和長度守恒在9~10歲左右,而體積守恒一般要11~12歲以后。
群體結構的形成 群體結構是一種分類系統,主要包括類群集運算和系列化群集運算。具體運算階段兒童分類和理解概念的能力都有明顯的提高。在解決兩類范疇相結合的復合群集的分類任務上,具體運算期與前期運算期的兒童不同,他們能夠根據物體各種特性結合的復雜規(guī)則進行分類。
具體運算階段的兒童雖然已實現了許多運算的群集,但是,兒童這時進行的運算仍需具體事物的支持,對那些不存在的事物或從沒發(fā)生過的事情還不能進行思考。
4、形式運算階段(12~15歲)
上面曾經談到,具體運算階段,兒童只能利用具體的事物、物體或過程來進行思維或運算,不能利用語言、文字陳述的事物和過程為基礎來運算。例如愛迪絲、蘇珊和莉莉頭發(fā)誰黑的問題,具體運算階段不能根據文字敘述來進行判斷。
而當兒童智力進入形式運算階段,思維不必從具體事物和過程開始,可以利用語言文字,在頭腦中想象和思維,重建事物和過程來解決問題。
故兒童可以不很困難地答出蘇珊的頭發(fā)黑而不必借助于娃娃的具體形象。這種擺脫了具體事物束縛,利用語言文字在頭腦中重建事物和過程來解決問題的運算就叫做形式運算。
除了利用語言文字外,形式運算階段的兒童甚至可以根據概念、假設等為前提,進行假設演繹推理,得出結論。因此,形式運算也往往稱為假設演繹運算。
由于假設演繹思維是一切形式運算的基礎,包括邏輯學、數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在內。因此兒童是否具有假設演繹運算能力是判斷他智力高低的極其重要的尺度。
當然,處于形式運算階段的兒童,不僅能進行假設演繹思維,皮亞杰認為他們還能夠進行一切科學技術所需要的一些最基本運算。
這些基本運算,除具體運算階段的那些運算外,還包括這樣的一些基本運算:考慮一切可能性;分離和控制變量,排除一切無關因素;觀察變量之間的函數關系,將有關原理組織成有機整體等。
擴展資料
1、感覺運動智力階段(從出生—2歲)。這個時期的兒童主要是通過感覺運動圖式來和外界相互作用(同化和順應)并與之取得平衡。其行為發(fā)展經過本能反應、習慣形成和智力活動出現3個層次和6個小階段。
2、前運算思維階段(2—7歲)。到了感覺運動階段未期,兒童的各種感覺運動圖式開始內化,成為表象或形象圖式,兒童的思維開始迅速發(fā)展到一個新的、以符號為代表的水平,但尚無系統,且缺乏邏輯。
3、具體運算階段(7—12歲)。兒童發(fā)展到這個階段,出現了具體運算圖式,能夠進行初步的邏輯思維。但一般還離不開具體事物。
4、形式運算階段(12—15歲)。這個時期的兒童,思維發(fā)展迅速,與成人思維接近,可以在頭腦中把形式和內容分開,可以離開具體事物,根據假設和條件進行邏輯推演。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認知發(fā)展階段論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兒童思維發(fā)展階段理論
管理學發(fā)展階段的劃分?
1、工廠管理--古典管理階段
工廠管理理論基于科學管理, 以生產管理為主, 旨在提高工廠的生產效率??茖W管理以經濟人為對象, 遵循效率至上的原則, 強調工廠應該以制度管理來代替?zhèn)鹘y的經驗管理, 而工人則應當以科學的方法取代過去已經習慣了的工作方式。
2、組織管理--當代管理階段
梅奧的霍桑實驗可以說是管理史上的一個分水嶺。梅奧在社會人假設的基礎上認為, 對金錢的需要只是工人想要滿足的需要的一部分, 工人的大部分需要是情感慰藉、安全、和諧、歸屬 。
3、組織間管理--現代管理階段
在組織管理理論日趨成熟之時, 學者們注意到: 雖然管理學已經建立在社會人的人性假設之上, 但員工卻被局限在單個組織中, 并被作為組織人來看待。隨著知識經濟的不斷發(fā)展, 人已成為知識的載體, 知識管理變得尤為重要, 知識和技能成了管理的核心問題。
擴展資料:
從管理的二重性出發(fā),著重從三個方面研究管理學:
1、從生產力方面: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組織中的人、財、物,使各要素充分發(fā)揮作用的問題;研究如何根據組織目標的要求和社會的需要,合理地使用各種資源,以求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問題。
2、從生產關系方面:研究如何正確處理組織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問題;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組織機構以及各種管理體制等問題;研究如何激勵組織內成員,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實現組織目標而服務。
3、從上層建筑方面:研究如何使組織內部環(huán)境與其外部環(huán)境相適應的問題;研究如何使組織的規(guī)章制度與社會的政治、經濟、法律、道德等上層建筑保持一致的問題,從而維持正常的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管理學
什么是實際推斷原理?
當研究假設形成以后,就進入假設檢驗階段,如何利用樣本值對一個具體的假設進行檢驗,一般借助于直觀分析和理論分析相結合的做法,其基本原理就是人們在實踐問題中經常采用的所謂實際推斷原理:小概率事件在一次實驗中幾乎是不可能發(fā)生的。如果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試驗中居然發(fā)生了,則有理由首先懷疑原假設的真實性,從而拒絕原假設.皮亞杰認知發(fā)展的四個階段是什么?
1、感知運動階段(出生-2歲)。相當于嬰兒期。這是語言和表象產生前的階段。本階段主要特點是:兒童只是依靠感知動作適應外部世界,構筑動作格式。本階段兒童在認知上的主要成就是:主體和客體分化和因果聯系的形成。
2、前運算階段(2-7歲)。較之前一階段其質的飛躍表現在:由于信號功能或象征功能的出現,這一階段的兒童開始從具體動作中擺脫出來,可以憑借象征性格式而在頭腦里進行表象性思維。這一階段還可再分為前概念或象征思維階段(2-4歲)與直覺思維階段(4-7歲)這樣兩個小階段。
3、具體運算階段(7、8-11、12歲)。這一階段的兒童認知和思想有兩個特點,一是思維開始具有較大的變易性,出現了可逆性(“運算”概念在皮亞杰理論中本身就意味著一種可逆的動作),能解決守恒問題,能憑借具體事物或形象進行分類和理解邏輯關系;
另一是能對具體事物進行群集運算,包括組合性、逆向性、結合性、同一性、重復性或多余性等運算。但由于這一階段的運算仍脫離不了具體事物或形象的支持,所以,其運算還是零散的、孤立的,難以組成完整的系統。
4、形式運算階段。亦稱命題運算階段。本階段的最大特點在于:兒童思維已能擺脫具體事物的束縛,不受具體事物的內容的局限,能把形式與內容分開,進行抽象的邏輯思維,即能運用符號進行命題演算,能根據假設進行邏輯推理。
在這一階段里,盡管兒童少年并未意識到某些形式運算結構的存在,但能運用這些結構去解決實際問題。
擴展資料
認知發(fā)展游戲理論的主要觀點
皮亞杰是在研究象征性功能的形成和發(fā)展的問題時,注意到兒童游戲的。他試圖通過研究兒童的游戲和模仿,找到溝通感知運動與運算思維活動之間的橋梁。因此,他的游戲理論與他的認知發(fā)展理論有著密切的聯系,可以說就是他的認知發(fā)展理論的組成部分。
練習性游戲是動物與兒童所共有的,尤其是動物的游戲特征。但是動物與兒童的練習性游戲是有明顯區(qū)別的。小動物的游戲局限于反射性的動作圖式或本能,而兒童的游戲不只是感知運動性質的練習,還有心理的練習。
管理學形成的階段劃分
管理學形成劃分為三個階段。
一、工廠管理(古典管理階段):
工廠管理理論基于科學管理, 以生產管理為主, 旨在提高工廠的生產效率。科學管理以經濟人為對象, 遵循效率至上的原則, 強調工廠應該以制度管理來代替?zhèn)鹘y的經驗管理, 而工人則應當以科學的方法取代過去已經習慣了的工作方式。
二、組織管理(當代管理階段):
1、梅奧的霍桑實驗可以說是管理史上的一個分水嶺。梅奧在社會人假設的基礎上認為, 對金錢的需要只是工人想要滿足的需要的一部分, 工人的大部分需要是情感慰藉、安全、和諧、歸屬 。
2、既然人是一種社會人,并且在正式組織內部還存在著非正式組織, 那么, 管理就必須著眼于社會和人的技能, 在正式群體的經濟需要與非正式群體的社會需要之間達成平衡, 而且應該關注人際關系。
三、組織間管理(現代管理階段):
1、在組織管理理論日趨成熟之時, 學者們注意到: 雖然管理學已經建立在社會人的人性假設之上, 但員工卻被局限在單個組織中, 并被作為組織人來看待。
2、隨著知識經濟的不斷發(fā)展, 人已成為知識的載體, 知識管理變得尤為重要, 知識和技能成了管理的核心問題。 在后現代哲學的影響下, 管理學也向著后現代發(fā)展, 企業(yè)員工不只是簡單的被管理者, 更應該是自我管理者。
3、面對復雜的組織情境, 任何一種管理模式都不具有所謂的普遍適用性, 這就要求管理學運用不同的社會歷史因子來考察在不同語境下比較有效的管理方式。人被看成是符號動物, 管理學也開始強調人的非理性, 而否認人的理性, 從而形成了后現代管理理論 。
四、管理學的學科特點:
1、實踐性:
管理學所提供的理論與方法都是實踐經驗的總結與提煉,同時管理的理論與方法又必須為實踐服務,才能顯示出管理理論與方法的強大生命力。
2、社會性:
構成管理過程主要因素的管理主體與管理客體,都是社會最有生命力的人,這就決定了管理的社會性;同時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帶有生產關系的特征,因此沒有超階級的管理學,這也體現了管理的社會性。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管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