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概率積分法預計A點沿走向的移動變形值
- 教育綜合
- 2023-03-27 17:44:09
如圖,在矩形ABCD中,AB=6米,BC=8米,動點P以2米/秒的速度從點A出發(fā),沿AC向點C移動,同時動點Q以1米/秒
您好! 解:我們根據勾股定理 很容易知道AC=10米 那么AP=2t,所以PC=10-2t CQ=1×t=t 若PQ=CQ 那么過點Q作DE垂直AC于E 那么E為PC中點 所以EC=1/2PC=5-t 因為△CEQ∽△CBA 所以CE/CB=EQ/BA=CQ/AC (5-t)/8=t/10 8t=50-10t 18t=50 t=25/9的時候,PQ=CQ 當面積相等的時候 也就是△CPQ的面積 是△ABC的一半 那么1/2×CP×QE=1/2×AB×BC 1/2×(10-2t)×t×3/5=12 化簡 t^2-5t+20=0 無解 所以不存在t值,使二者面積相等礦山地面塌陷與復墾
5.4.3.1 開采塌陷
地表下沉和塌陷范圍一般大于采空區(qū)面積。當采空區(qū)為長方形時,下沉塌陷盆地大致是橢圓形(圖5-4)。橢圓盆地的范圍與沿煤層走向方向的移動角δ、沿傾斜方向的移動角β、γ有關。
不同傾角α的煤層,其下沉塌陷情況有所不同。煤層上覆巖層的物理力學性質對地表沉陷的影響甚大。在煤層傾角相同的情況下,移動角隨巖石強度的增大而增大。一般情況下,基巖的移動角值為50°~90°,表土的移動角為45°~55°,因此,覆巖越堅硬,地表下沉范圍越大。按覆巖性質區(qū)分的移動角數(shù)值如表5-3所示,利用表5-3數(shù)據以及所研究的礦井實際相關資料采用正規(guī)作圖法,即可對相應煤層采動后地面塌陷范圍做出預測。據陜西韓城象山煤礦實測資料分析,采空區(qū)面積在2ha時(即100m長的工作面推進200m時)是地表移動活躍期,大部分塌陷裂縫在此時產生。統(tǒng)計資料表明,地面塌陷面積與井下煤層開采面積之比平均值為1.2,塌陷體積與開采體積之比平均值為0.6~0.7,緩傾斜煤層,地表最大下沉深度一般為煤層開采總厚度的70%(表5-3)。
圖5-4 地下采煤地面沉陷示意圖
A—傾斜煤層;B—急傾斜煤層
1—塌陷區(qū);2—裂縫區(qū);3—移動區(qū);4—采空區(qū);5—采空區(qū)水平投影面;6—移動邊界線
表5-3 不同硬度覆巖移動角
5.4.3.2 開采塌陷指數(shù)
開采塌陷造成地表塌陷區(qū)面積大小及深度與礦層產狀、開采深度,以及采空區(qū)管理方法等因素有關。塌陷裂縫區(qū)面積與采礦規(guī)模呈正相關。如在地下采煤中,人們習慣用每采萬噸煤地面塌陷的土地面積(ha)作為一個指標反映地表形態(tài)的破壞程度,通常稱其為塌陷指數(shù)或塌陷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煤炭開采量與塌陷占地的相關性。各礦區(qū)和各地區(qū)均有其平均數(shù)值。比如,1996年和2000年陜西煤礦塌陷指數(shù)為0.258 和0.237,甘肅為0.236和0.221;寧夏為0.378 和0.368,新疆為0.146 和0.160,青海為0.178 和0.188等。
經驗表明,煤礦塌陷影響邊界值可通過煤層開采邊界外推0.5 倍采深來確定。采深H=500m,則塌陷影響邊界值約為250m。塌陷區(qū)面積約為煤層開采面積的1.2 倍,最大下沉值為煤層采出厚度的70%~80%。
1995~2003年間陜西185煤田地質勘探隊、神府煤炭勘測設計分公司、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唐山分院等單位在陜西、內蒙古神東礦區(qū)大柳塔礦1203工作面、補連塔礦2211工作面、榆家梁礦45101工作面和孫家溝礦88101工作面地表設立了觀測站,進行了井下采煤地表塌陷的實地觀測,有關實測(計算)值列入表5-4。利用移動和變形分布函數(shù)表(表5-5),計算出走向正斷面上的移動和變形預計值(表5-6),按表5-6的相關參數(shù)值作礦區(qū)地面移動和變形曲線圖(圖5-5)。
地表與巖層移動過程受地質及采煤等條件的影響,通過對各礦井工作面觀測資料及綜合數(shù)據(表5-4),即可對地面移動和變形主要參數(shù)進行預計。預算步驟:
表5-4 神東礦區(qū)礦井工作面開采塌陷實測(計算)值
(1)確定預計參數(shù):
拐點偏距So=30m,
主要影響半徑
(2)預計最大移動和變形值:
最大下沉值Wo=mqcosα=3.7×1000×0.6×cos2.5°=2255(mm);
最大傾斜值
最大曲率值
最大水平移動Uo=bWo=0.27×2255=609(mm);
最大水平變形值
(3)預計走向主斷面上的移動和變形值:x軸原點選在距工作面實際邊界So=30m(由于So為正值,應向采空區(qū)方向量取)的O點處,指向采空區(qū)(圖5-5)。進行預計算時要利用移動和變形分布函數(shù)值表(表5-5),預計算方法及結果見表5-6,由表5-6數(shù)據作出神東礦區(qū)地面移動和變形預計曲線,如圖5-5所示。
圖5-5 神東礦區(qū)地面移動和變形預計曲線圖
1—下沉曲線;2—傾斜曲線;3—曲率曲線;4—水平移動曲線;5—水平變形曲線
A—實際煤壁位置;B—計算時采用的假想煤壁位置;ABC—下沉前原始位置;AB1C1—下沉后頂板實際位置;D—拐點;So—偏距
表5-5 地表塌陷移動和變形分布函數(shù)值表
注:當
表5-6 走向正斷面上的移動和變形預計值
5.4.3.3 地面塌陷及地裂縫
5.4.3.3.1 工作面超前影響
工作面推進過程中的超前影響可用走向正斷面圖說明(圖5-6),工作面由開切眼推進一定距離到達A點后,巖層移動開始波及到地表,這一距離稱為起動距,地表開始下沉是以觀測地表點的下沉距達到10mm時為準,起動距大小主要與頂板巖性和采空面積有關,一般工作面推進(0.2~0.3)H0(H0為平均開采深度m),或采空面積達到(25~33)H0(m2)時地表開始下沉。如按面積計算,大柳塔礦1203工作面起動距在10~13m之間,故確定其起動距為0.2H0。
圖5-6 工作面推進過程中的超前影響
當工作面推進至B點時,得下沉曲線W1,工作面前方1 點開始受采動影響而下沉,而推進距離約為1.4H0即85m時(C點),得下沉曲線W2,地表2點開始受影響而下沉。在工作面推進過程中,其前方地表受采動影響而下沉,稱為超前影響。L1、L2、L3為超前影響距。ω1、ω2、ω3為超前影響角,榆家梁礦超前影響角為79°,當工作面回采結束,地表移動穩(wěn)定后,該角等于邊界角 δ0(64°)。神東礦區(qū)綜合超前影響距 L=H0ctgδo=130 ctg61°=72m。
5.4.3.3.2 地表移動盆地
實際觀測表明,通常在采空區(qū)的長度 D2和寬度 D1均達到和超過(1.2~1.4)H0(H0為平均開采深度)時,地表可達到充分采動(地表移動盆地出現(xiàn)平底)。神東礦區(qū)D2/H0=15.7,D1/H0=1.51,地表可達到充分采動。
工作面回采結束,地表移動盆地如圖5-7 所示,神東礦區(qū)移動盆地分為三個邊界:①由邊界角61°所圈定的最外圍的邊界(取地表下沉10mm的點為邊界點),即圖中的ACBD;②危險移動邊界,是以盆地內的地表移動與變形對建筑物有無危害劃分的邊界,對建筑物有無危害的標準是以臨界變形值衡量的,目前我們采用的一組臨界變形值是11,傾斜變形i≤3mm,水平變形值ε≤2mm,曲率k≤0.2mm/m2,以此指標為準在圈定的范圍以外為地表移動和變形不產生明顯損害的地帶,在圈定的范圍以內為地表移動和變形對建筑物產生有害影響的地帶,在神東礦區(qū)這一帶以其移動角75°所圈定,如圖中的A′C′B′D′;③移動盆地的裂縫邊界,神東礦區(qū)以裂縫角79°所圈定,如圖中的A″C″B″D″,顯然ACBD面積>A′C′B′D′面積>A″C″B″D″面積,我們把A′B′C′D′面積稱為采空地表塌陷面積,其中包括裂縫發(fā)育面積。移動盆地長軸應為工作面長加工作面停采后超前影響距 L=H0ctgδ=130ctg75°=35m,再加開切眼煤柱一側上方地表移動距55-30=25m(圖5-7),即2044+35+25=2104m,塌陷面積為2104×266=559664m2,為開采面積的1.4倍,各工作面的塌陷面積和開采面積比值如表5-7所示。
圖5-7 神東煤礦區(qū)地表移動盆地邊界示意圖
5.4.3.3.3 地裂縫
神東礦區(qū)煤層上覆巖層以砂巖為主,泥鈣質膠結。砂巖抗壓強度為22~48 MPa(厚度加權平均抗壓強度為42MPa)。煤層抗壓強度低,遇水易泥化、軟化和風化。覆巖中形成冒落帶、裂縫帶和彎曲帶,地表則產生緩慢連續(xù)變形,但如開采深度小,冒落帶和裂縫帶可直達地表,地表產生非連續(xù)變形,如大柳塔礦1203工作面,實際采高m=3.5m,采深H0=61m,H0/m=17。據有關資料,一般情況下,軟弱巖層形成的冒落裂縫帶高度為采高的9~12倍,中硬巖石為采高的12~18倍,1203工作面頂板屬中硬巖石,如按冒裂帶高度為采高的18倍計算,為63m,則已達地表,此時,在采空區(qū)外邊緣形成的裂縫與采空區(qū)貫通,構成向工作面涌水潰沙的通道。冒裂帶之上是彎曲帶,彎曲帶內巖層在水平方向處于雙向受壓狀態(tài),其壓實程度較好,具有隔水性。彎曲帶高度主要受開采深度的影響。當采深很大時,彎曲帶高度可大大超過冒裂帶高度,此時,開采形成的裂縫不會到達地表,地表移動和變形相對較緩,有時在地表也可能產生一些裂縫(由地表拉伸變形所引起),但這些裂縫表現(xiàn)為上大下小,到一定深度(<5m)時一般自行閉合而消失,通常不和井下裂縫相溝通,其他三個礦的地表裂縫就是這種情況。但由于沙土松散層具有濕陷性,這種裂縫破壞帶,遇雨水沖刷侵蝕會形成再次塌陷破壞。對這類裂縫進行填實碾壓可防止再次塌陷破壞。
表5-7 工作面開采和地表塌陷面積及萬噸煤地表塌陷面積
注:①煤容重取1.35t/m3,工作面回采率取64.4%(大柳塔12032工作面數(shù)值),但礦區(qū)工作面回采率為65%~94%,平均為88%。
②即萬噸煤地表塌陷公頃數(shù)。
③據神木縣地質災害調查資料,到2001年底大柳塔礦產煤3676×104t,地面塌陷7700872m2,即萬噸煤塌陷指數(shù)為0.21ha,與全國均值0.2ha持平。
④據神木縣地質災害調查資料,到2001年底榆家梁礦產煤500×104t,地面塌陷552000m2,即萬噸煤塌陷指數(shù)為0.11ha,比全國均值0.2ha低45%。
綜上所述,可見:
(1)由表5-6 和圖5-8 可見,地表出現(xiàn)的最大傾斜處(x=0)傾斜值i(0)為41mm/m,下沉值W(0)=1128mm,是最大下沉值Wo=2255mm的1/2,此點的曲率值為K(0)=0;且當x<0時,K(x)>0,下沉曲線上凸;x>0 時,K(x)<0,下沉曲線下凹,傾斜出現(xiàn)最大值的地表點(即x=0 的地表點)是下沉曲線由凸變凹的轉折點,該點上的曲率值為0,稱為下沉曲線的拐點(D點)。
(2)地表的主要移動和變形值均發(fā)生在x=-γ~+γ的范圍內,稱γ為主要影響半徑,主要影響半徑γ與采深H0和主要影響角β的正切tgβ有關,
(3)不考慮頂板的懸臂作用時,下沉曲線的拐點在實際煤壁A的正上方,而頂板的懸壁作用是存在的,拐點D在假想煤壁B的正上方,故So實際上是由懸壁作用引起的拐點偏移距離,稱之為拐點偏距,礦區(qū)地表移動平均拐點偏距為30m,假想煤壁為采空區(qū)的計算邊界。
(4)神東礦區(qū)三個實測工作面萬噸產量地面塌陷面積為0.35~0.42ha,礦區(qū)平均值為0.387ha,比全國萬噸煤產量地面塌陷面積平均值0.2ha幾乎高出1倍,主要原因是工作面采深小、煤層采厚大。
(5)根據神東礦區(qū)有關開采參數(shù)及松散層和基巖移動角數(shù)值,設定了兩個地表保護面積5×100m2及5×320m2,作出相應的保護煤柱,估算出前者的壓煤量為16×104t,后者為24.8×104t,留設保護煤柱使部分煤炭留在地下暫時或永遠無法采出,造成大量煤炭資源的浪費,因此,對于一般村鎮(zhèn)居民點和耕地是否留設煤柱加以保護,或者遷移部分人員并征用相關土地,就需進行全面的技術經濟分析。
5.4.3.4 礦山廢棄土地的復墾
礦山開采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廢渣和廢石,排放壓占了大量土地,廢水排放、廢渣揚塵污染了土地,也嚴重損害了周邊土地經濟價值,嚴重者會喪失耕地功能。因此,從保護環(huán)境及土地價值方面出發(fā),必須在生產過程中對破壞與壓占的土地盡可能地恢復治理,消除污染危害。在礦山閉坑后對廢棄的土地進行全面的恢復治理,恢復其使用價值,重新作為農業(yè)、林業(yè)、牧業(yè)、漁業(yè)、旅游業(yè)或工業(yè)、城鄉(xiāng)建設用地。
對破壞土地的復墾,是將礦山建設、開采過程中因挖損、壓占、塌陷破壞的各類廢棄土地,通過采取工程措施或生物措施,使其重新恢復到可供利用狀態(tài),并加以利用的一種活動。從廣義上講,礦山土地復墾是采礦工程的延續(xù)和組成部分,最佳的復墾方法與采礦工藝密切配合,統(tǒng)一規(guī)劃,協(xié)調進行,既滿足生產需求,又符合復墾的需要,從而達到礦產資源開發(fā)與環(huán)境保護雙贏的目標。土地復墾已成為土地開發(fā)利用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土地資源可持續(xù)利用、緩解人多地少的矛盾、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措施。
根據采礦方式、礦區(qū)地形和氣候條件,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合本礦區(qū)的土地復墾方式。按照礦山土地復墾對象的不同,主要有塌陷區(qū)復墾、廢渣堆場復墾、露天礦采場復墾、尾礦庫復墾等;按復墾主要用途分有農業(yè)復墾、林業(yè)復墾、建設用地復墾、休閑復墾等。
5.4.3.4.1 塌陷區(qū)復墾
礦區(qū)地面塌陷和地裂縫破壞大量良田,毀壞村舍和地面建筑物,造成礦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礦山企業(yè)和受災居民的矛盾愈來愈嚴重,已成為社會不穩(wěn)定的因素之一。合理整治礦區(qū)塌陷、地裂縫區(qū),是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由于采礦塌陷的土地資源配置不盡合理、采煤塌陷地的權屬不清、復墾政策與管理機制不健全、復墾資金渠道不落實、復墾理論遠遠落后于實踐等問題,致使采煤塌陷土地的復墾工作困難重重、舉步維艱。地下開采引起的塌陷區(qū),因其所在地區(qū)的地勢地貌、水文氣象等條件的不同,對土地的破壞程度和復墾方法均有所不同。對于山地和丘陵地帶,只要將局部的塌陷漏斗或塌陷坑、裂縫進行填培并加以平整,即可恢復原來的地形地貌。對于平原地區(qū),若潛水位較低,地區(qū)降雨較少,塌陷區(qū)不會常年積水,復墾時只需進行回填和鋪墊表土,即可進行種植或做他用。若潛水位較高或降雨較多,塌陷區(qū)會常年積水,復墾時需排除積水或整治水面及周圍環(huán)境,用于養(yǎng)殖及游覽。
通過礦井回填系統(tǒng),將地面矸石山和洗煤廠外排的矸石用風力充填和水力充填法回填采空區(qū),既可減少巖層和地表移動,降低地表沉陷的目的,又可大量消耗煤矸石、減少地面污染,還可起到防止煤層自燃發(fā)火的作用。德國、蘇聯(lián)、捷克常用此法,焦作礦務局也曾采用此法回填采空區(qū),得到很好的效果。
圖5-8 煤礦區(qū)土地復墾魚刺圖
我國對地面塌陷裂縫的治理主要是通過對塌陷區(qū)的開發(fā)利用和綜合治理實現(xiàn)的。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有規(guī)劃地對塌陷裂縫區(qū)開始進行復墾,在淮北、淮南、徐州、大屯和平頂山等煤礦區(qū)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經驗,提出了許多綜合治理模式(圖5-8)。徐州龐莊煤礦在分層充填、分層振壓塌陷區(qū)矸石地基上,建造了一層或兩層農村住宅627 棟共6.9×104m2,并經受了地下兩層煤、4個工作面的開采影響,房屋無一損失。綜合防治地面塌陷和地裂縫的辦法包括:①煤矸石粉煤灰充填;②取土復墾;③剝離復墾;④綜合利用塌陷地;⑤生態(tài)養(yǎng)殖治理塌陷地等,如圖5-9 所示。固體廢物作充填材料兼有掩埋廢物和復墾塌陷區(qū)的雙重效益。如淮北岱河煤礦將下沉深度5m的塌陷區(qū)充填的矸石地基強夯后,建起1650m2的四層大樓供工會、幼兒園、礦區(qū)中學使用。但是,煤矸石和粉煤灰一般只占回填塌陷區(qū)總面積的20%,因此,還必須采用非充填方式來復墾部分塌陷區(qū)。非充填復墾主要是采取挖深墊淺的辦法對塌陷區(qū)進行綜合整治,將塌陷盆地底部深挖成能蓄水養(yǎng)魚的深水池塘,使其同時具有蓄洪和澆灌功能,周圍坡地可改建為水平梯田。我國西北大部分地區(qū)屬黃土高原和丘陵地區(qū),塌陷后地形地貌無明顯變化,所破壞土地如果需要耕種的話,只要將局部漏斗式塌陷坑和地裂縫進行充填平整即可。
陜西與內蒙古接壤處的神東礦區(qū),建成了5座排矸廠,集中處理煤矸石。采用分層排放、填溝造地方式,上覆黃土,平整后種樹種草,使矸石山變成綠地。寧夏煤礦區(qū)通過收集資料,調查訪問、地面物探、鉆探等查明歷史至今的采空區(qū)范圍,進行穩(wěn)定性分析和跟蹤觀測,掌握地面塌陷與塌陷發(fā)生的規(guī)律,對其發(fā)生的區(qū)域、范圍、深度、時間和速度進行認真研究分析,提出預測預報。對于地面要求盡量減少塌陷的區(qū)域,采用條帶式、房柱式等開采方法采煤,還可采用鉆孔離層注漿、煤矸石回填等方法充填采空區(qū),避免或減少覆蓋巖層沉降。對已經發(fā)生塌陷的區(qū)域,可利用煤矸石、電廠粉煤灰和少量的生活垃圾回填,進行生態(tài)環(huán)境恢復和農業(yè)土地復墾,在地面積水區(qū)養(yǎng)魚、修建景點等多種辦法治理。如寧夏石嘴山用現(xiàn)存的矸石,采用平翻方式充填塌陷區(qū),營造出多處綠化和建設用地。
5.4.3.4.2 排渣場復墾
礦山棄土棄渣、廢石排放,占壓了大量土地,其本身又是礦區(qū)的重要污染源,對大氣、水體產生污染,同時還引發(fā)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排土場復墾就是整治廢石堆場,恢復土地,進行種植,控制或消除廢石場對周圍環(huán)境的污染。排土場在設計時就應考慮未來的復墾工作,在剝巖時要將表土層與廢石分別采集和堆放。在復墾時根據排土場的位置、形狀、廢石性質和水文氣象條件,因地制宜地確定復墾方案。
5.4.3.4.3 露天礦區(qū)復墾
露天礦開采初期就要考慮將來的采區(qū)復墾工作,將礦床之上較為肥沃的表土層剝離單獨堆放,盡可能保持原有土壤結構。在采空區(qū)回填時,將大塊廢石或有害巖土置于礦坑底層,表層鋪上原來的表層土,或另取適宜耕作的新土覆蓋,經平整后選擇合適的植物進行栽種,或作他用。
整治露天礦開采土地破壞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把土地復墾作為整個露天礦開采工藝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比如我國建材601金剛砂礦的開采順序是:表土剝離——表土儲存——采礦——選礦——尾礦回運并充填采空區(qū)——表土鋪敷——整平及渠道修筑,而后交農民施肥種植。采礦、剝離及復墾方法如圖5-9所示。
圖5-9 采礦、剝離及復田方法示意圖
1—覆土堆;2—含礦層;3—已恢復農田;4—回填廢石;5—紅色砂巖
復墾作業(yè)就是將廢石和覆蓋土送入內排土場(采空區(qū))中,要求盡可能與開采前地面標高一致,特別是表層種植土應保持原有土壤結構,能種植作物。該礦原先只采礦不復墾,開采后礦區(qū)成了三山(表土山、廢石山、尾礦山)兩池(水池、尾礦池)一無(無良田)區(qū),造成工農關系緊張,如不復墾,礦山則無法繼續(xù)生產。開始復墾時只是進行堆山填坑搬土,效益差,費用高(3萬元/ha),采用開采復墾相結合的復墾法后,費用降低到0.45萬元/ha,效益提高。
晉陜蒙接壤的準格爾煤田位于干旱的黃土高原地區(qū),礦區(qū)所在區(qū)域水土流失嚴重,地表支離破碎,植被稀疏。在礦區(qū)搗蒜溝進行了綜合整治工程試驗。搗蒜溝原是一條自然沖刷溝,露天煤礦開采將最初剝離物填充此溝,形成梯形臺階式區(qū)域。搗蒜溝堆土場總排棄量為75.28×104m3,堆土場平臺總面積為2×104m2,4個邊坡總面積為1×104m2。
神東礦區(qū)馬家塔露天煤礦復墾建設的新思路是治理與經營互相促進、協(xié)調發(fā)展。復墾采取邊剝離邊回填的采煤方式,分層回填,廢石生土在下,表土在上。回填后形成復墾區(qū)面積113.33×104m2。1999年秋季,在復墾區(qū)20ha土地上墊紅泥0.2m,分別種植了蔬菜、玉米、土豆、葵花、蕎麥、優(yōu)質牧草等,長勢良好,效果顯著。同時利用氧化塘處理后的污水作為水源,針對復墾區(qū)土壤保水能力差的特點,在復墾區(qū)全面布設灌溉管網,采取固定式或移動噴灌,持續(xù)有效地提高了土壤與近地層空氣的濕度,解決了復墾綠化中的干旱制約難題。馬家塔復墾區(qū)目前已形成治理與經營互相促進、協(xié)調發(fā)展的格局。綠化覆蓋率達到80%,較開采前提高了15.8倍。共種植牧草46.7ha,栽植灌木10萬株,喬木2萬株。被水利部評為全國生態(tài)建設示范基地,被內蒙古自治區(qū)旅游局評為AA級旅游區(qū),一個新型現(xiàn)代化的人造生態(tài)園已基本形成。
5.4.3.4.4 尾礦庫復墾
尾礦庫在停止使用后,由于水分的蒸發(fā)和排泄,表面干涸而暴露在空氣中,形成一層不透氣的外殼,整個尾礦庫類似一個沼澤地,承載能力很低。在大風季節(jié),干旱地區(qū)的尾礦庫庫區(qū)籠罩在灰蒙蒙的粉塵之中,風停之后,農作物和建筑物上飄落灰塵,影響居民健康,這也是西北地區(qū)日漸強烈的沙塵暴的一種物源。因此,尾礦庫的復墾工作首先要處理和改善其表面結構,提高其抗風蝕能力。一般的復墾步驟是:挖松表面的堅硬外殼,表層挖松后用碎石充填,對酸性尾礦用石灰石中和其酸性,對堿性尾礦用白云石中和其堿性,平整尾礦堆表面,鋪墊表土并摻入中和藥劑和肥料,種植或作它用。當尾礦及殘留藥劑中含有毒物質時,要研究這些有害物質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這樣,既緩解了城市用地緊張,又有效地解決了尾礦庫粉塵污染大氣的問題。
如圖,在三角形ABC中直角邊AC=6 BC=8 設P Q分別為AB,BC上的動點,在點P自點A沿A
(1)如圖1,自點P向BC引垂線,垂足為M,則PM∥DC, ∴PMDC=BPBD. ∵DC=AB=3,BC=4, ∴BD=BC2+DC2=42+32=5. 當P,Q運動t秒后, DP=BQ=1?t=t,BP=5-t. ∴PM=BP?DCBD=(5-t)?35=15-3t5. ∴S△PBQ=12?BQ?PM=12?t?15-3t5=-310(t-52)2+158. ∵0<t≤4, ∴當t=52時,S取得最大值,最大值為158. (2)若△BPQ是等腰三角形. ①如圖2,當PB=PQ時,自點P向BC引垂線,垂足為M,則有BM=MQ. 方法一: 由△BMP∽△BCD,得BMBC=BPBD, ∴BM=理論力學自鎖的理解(不利用二力平衡),如圖物體
平面與直線之間的位置關系;點到平面、平面曲線的弧長和旋轉體的體積。 1.4無窮級數(shù) 數(shù)項級數(shù)的斂散性概念;收斂級數(shù)的和;解離常數(shù);同離子效應;緩沖溶液。 3.2溶液 溶液的濃度;非電解質稀溶液通性;滲透壓;弱電解質溶液的解離平衡;分壓定律;任意項級數(shù)的絕對收斂與條件收斂;幾何級數(shù)與p級數(shù)及其收斂性;晶體類型與物質性質、催化加氫、聚合反應;熱力學第一定律及其對理想氣體等值過程的應用:高分子化 合物、塑料、工程塑料。 四.理論力學 4.1靜力學 平衡;剛體;波的衍射;波的干涉、直線的距離;合同矩陣的概念和性質;二次型的秩;慣性定理;隨機變量函數(shù)的數(shù)學期望;線性方程組求解;函數(shù)間斷點及其類型、 烯烴考試 29 道選擇題答案全選A,這樣出題有沒有意義?
這樣做的目的是考驗學生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的思維不再拘泥一格。 老師用這種方式來提醒學生不要墨守成規(guī)并無不妥。 選擇題考察的就是學生基礎知識的牢固度,讓學生能夠從ABCD幾個選項中揪出正確答案,部分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已知知識點判斷出疑似答案,就是所謂的蒙題。對于學生來說,以后就知道會做就堅信自己的答案,不知道就只能蒙題,跟29個A并沒有直接關系。 考試的大意義:(一)考試是最好的復習。因為一旦有了考試學生就會緊張,學習效率就高。(二)考試是最好的查漏補缺。(三)考試是對最近學習狀態(tài)的一次最佳反饋。(四)考試是對自己心理狀態(tài)的一次最好磨練。 依據考試的結果和有關標準,對應試者作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