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首調笑詩。詩的首聯是寫江南秋景" />

嫒美直播免费版app下载-嫒美直播永久免费版下载-嫒美直播最新下载安装

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綜合 > 正文

不遇玉人誰識真什么意思

《二十四橋明月夜》全詩賞析是什么?

詩句“二十四橋明月夜”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詩作《寄揚州韓綽判官》。全詩的鑒賞如下:

【作品鑒賞1】

這是一首調笑詩。詩的首聯是寫江南秋景,說明懷念故人的背景,末聯是借揚州 二十四橋的典故,與友人韓綽調侃。意思是說你在江北揚州,當此深秋之際,在何處教美人吹簫取樂呢?頹廢喧嘩的地方更讓詩人懷念對面江南的青山綠水。

唐文宗大和七年四月到九年初,杜牧曾在淮南節(jié)度使(使府在揚州)牛僧孺幕中作過推官和掌書記,和當時在幕任節(jié)度判官的韓綽相識。這首詩當是杜牧離揚州幕府后不久寄贈韓綽之作,具體寫作時間約在大和九年秋或開成元年秋。杜牧在韓死后作過《哭韓綽》詩,可見他與韓綽有深厚的交誼。

前兩句“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貞浵胂裰薪系那锶诊L光:青山一帶,隱現天際,綠水悠長,迢迢不斷。眼下雖然已到深秋,但想必溫暖的江南草木尚未凋零,仍然充滿生機吧。揚州地處長江北岸,但整個氣候風物,實與江南無異;不少詩人有“煙花三月下揚州”、“春風十里揚州路”的詩句,說明揚州在當時人的心目中,簡直是花團錦簇,四季如春;而詩人此刻正在北方中原地區(qū)遙念揚州,因而他自然而然地將揚州視為風光綺麗的“江南”了?!安菸吹颉迸c“青山”、綠水組合在一起,正突現了江南之秋明麗高遠,生機勃勃的特征。詩人非常懷念繁華的舊游之地,在回憶想像中便賦予揚州以完美。這兩句特意渲染山青水秀、草木常綠的江南清秋景色,正是要為下兩句想像中的生活圖景提供美好的背景。而首句山、水相對,“隱隱”、“迢迢”迭用,次句“秋盡江南”與“草未凋”之間的轉折,更構成了一種抑揚頓挫,悠揚有致的格調,詩人翹首遙思、懷戀繁華舊游的感情也隱約表達出來了。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詩的三四兩句美景落到舊日同游好友韓綽身上,點醒寄贈之意,趁此表現出揚州特有的美景佳勝,和自己對它的懷念遙想,詩人將回憶之地集中到“二十四橋明月夜”,因為此景最能集中體現揚州風光繁華獨絕、浪漫美麗。二十四橋,是唐代揚州城內橋梁的總稱,所謂“二十四橋明月夜”將活動場所集中在小橋明月,實際上等于說揚州明月夜,更加突出揚州的“江南”水鄉(xiāng)特點,杜牧在揚州作幕的兩年中,經常于夜間到十里長街一帶征歌逐舞,過著詩酒流連風流放縱的生活。當時韓綽想必也常與詩人一起游賞。詩人設問:

此時此刻,你在二十四橋中的哪一橋上教歌女伎倡們吹簫作樂、流連忘返呢?“何處”應上“二十四橋”,表現了想像中地點不確定的特點,且以問語隱隱傳出悠然神往的意境。這幅用回憶想像織成的月明橋上教吹簫的生活圖景,不僅透露了詩人對揚州繁華景象,令風流才子們醉心不已的生活的懷戀,而且借此寄托了對往日舊游之地的思念,重溫了彼此同游的情誼;既含蓄地表現了對友人的善意調侃,又對友人現在的處境表示了無限欣慕。

【作品鑒賞2】

揚州之盛,唐世艷稱,歷代詩人為它留下了多少膾炙人口的詩篇。這首詩風調悠揚,意境優(yōu)美,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不衰。韓綽不知何人,杜牧集中贈他的詩共有兩首,另一首是《哭韓綽》,看來兩人友情甚篤。

首句從大處落墨,化出遠景:青山逶迤,隱于天際,綠水如帶,迢遞不斷?!半[隱”和“迢迢”這一對疊字,不但畫出了山清水秀、綽約多姿的江南風貌,而且隱約暗示著詩人與友人之間山遙水長的空間距離,那抑揚的聲調中仿佛還蕩漾著詩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歐陽修的《踏莎行》:“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平蕪盡處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正道出了杜牧這句詩的言外之意。此時雖然時令已過了深秋,江南的草木卻還未凋落,風光依舊旖旎秀媚。正由于詩人不堪晚秋的蕭條冷落,因而格外眷戀江南的青山綠水,越發(fā)懷念遠在熱鬧繁花之鄉(xiāng)的故人了。

江南佳景無數,詩人記憶中最美的印象則是在揚州“月明橋上看神仙”(張祜《縱游淮南》)的景致。豈不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徐凝《憶揚州》),更何況當地名勝二十四橋上還有神仙般的美人可看呢?二十四橋,一說揚州城里原有二十四座橋,一說即吳家磚橋,因古時有二十四位美人吹簫于橋上而得名?!坝袢恕保瓤山枰孕稳菝利悵嵃椎呐?,又可比喻風流俊美的才郎。從寄贈詩的作法及末句中的“教”字看來,此處玉人當指韓綽。元稹《鶯鶯傳》“疑是玉人來”句可證中晚唐有以玉人喻才子的用法。詩人本是問候友人近況,卻故意用玩笑的口吻與韓綽調侃,問他當此秋盡之時,每夜在何處教妓女歌吹取樂。這樣,不但韓綽風流倜儻的才貌依稀可見,兩人親昵深厚的友情得以重溫,而且調笑之中還微微流露了詩人對自己“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的感喟,從而使此詩平添了許多風韻。杜牧又長于將這類調笑寄寓在風調悠揚、清麗俊爽的畫面之中,所以雖寫艷情卻并不流于輕薄。這首詩巧妙地把二十四美人吹簫于橋上的美麗傳說與“月明橋上看神仙”的現實生活融合在一起,因而在客觀上造成了“玉人”又是指歌妓舞女的恍惚印象,讀之令人如見月光籠罩的二十四橋上,吹簫的美人披著銀輝,宛若潔白光潤的玉人,仿佛聽到嗚咽悠揚的簫聲飄散在已涼未寒的江南秋夜,回蕩在青山綠水之間。這樣優(yōu)美的境界早已遠遠超出了與朋友調笑的本意,它所喚起的聯想不是風流才子的放蕩生活,而是對江南風光的無限向往:秋盡之后尚且如此美麗,當其春意方濃之時又將如何迷人?這種內蘊的情趣,微妙的思緒,“可言不可言之間”的寄托,“可解不可解之會”的指歸(見葉燮《原詩》),正是這首詩成功的奧秘。


【出處】

《寄揚州韓綽判官》——杜牧

【原文】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譯文1】

青山隱隱約約綠水千里迢迢,秋時已盡江南草木還未枯凋。

二十四橋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這美人現在何處教人吹簫?

【譯文2】

青山隱約綠水悠悠長流,江南深秋草木還未凋零。

明亮月光映照二十四橋,你是否還在聽美人吹簫?

【關鍵詞注解】

  1. 韓綽:韓綽:事不詳,杜牧另有《哭韓綽》詩。判官:觀察使、節(jié)度使的屬官。時韓綽似任淮南節(jié)度使判官。公元833年(唐文宗大和七年)至835年(大和九年),杜牧曾任淮南節(jié)度使掌書記,與韓綽是同僚。

  2. 迢迢:指江水悠長遙遠。一作“遙遙”。

  3. 草未凋(diāo):一作“草木凋”。凋:凋謝。

  4. 二十四橋:一說為二十四座橋。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補筆談》卷三中對每座橋的方位和名稱一一做了記載。一說有一座橋名叫二十四橋,清李斗《揚州畫舫錄》卷十五:“廿四橋即吳家磚橋,一名紅藥橋,在熙春臺后,……揚州鼓吹詞序云,是橋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簫于此,故名?!?br />

  5. 玉人:貌美之人。這里是杜牧對韓綽的戲稱。一說指揚州歌妓。教:使,令。

  6. 簫:一種樂器。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是杜牧被任為監(jiān)察御史,由淮南節(jié)度使幕府回長安供職后所作,具體寫作時間約在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或開成元年(836年)秋。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至大和九年(835年),杜牧曾任淮南節(jié)度使掌書記,與韓綽是同僚。

唐代的揚州,是長江中下游繁榮的都會,店肆林立,商賈如云,酒樓舞榭,比比皆是,“每重城向夕,倡樓之上,常有絳紗燈數萬,輝羅耀列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太平廣記》卷273引《唐闕文》)?!靶允枰胺攀帯钡亩拍?,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常出沒于青樓倡家,有不少風流韻事,韓綽在這方面是他同道,所以回到長安后寫詩寄贈。

【作者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小學必背古詩三百首

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唐·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二首·其一》

譯文:年少時離鄉(xiāng)老年才歸家,我的鄉(xiāng)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fā)卻已經疏落。家鄉(xiāng)的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我。他們笑著詢問我:這客人是從哪里來的呀? 

二、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巍ね醢彩对铡?/p>

譯文: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迎著和暖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都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三、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啤だ畎住锻麖]山瀑布》

譯文: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從遠處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絹綢懸掛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懷疑是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四、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啤だ畎住对绨l(fā)白帝城》

譯文:清晨告別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遙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達。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回蕩,輕快的小舟已駛過萬重青山。

五、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啤ざ鸥Α督溪毑綄せāて淞?/p>

譯文:黃四娘家周圍小路開滿鮮花,萬千花朵壓彎枝條離地低又低。嬉鬧的彩蝶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叫聲悅耳動人。

和氏璧的閱讀答案

和氏璧 楚人卞和,得璞于楚山中,奉而獻之于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蓖跻院蜑檎N,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諸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或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視為石,忠貞之士而視為誑?!蓖跄耸褂袢死砥滂?,果得寶玉也,遂命名為“和氏璧”。 【注釋】①玉人:雕琢玉器的工匠。②薨:古代諸侯王死叫“薨”。③剖開。 【文化常識】 古代的酷刑。卞和獻寶玉,竟無端地被楚王處于刖刑。“刖”即砍掉足,戰(zhàn)國時的

關于寒梅的詩句

1、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梅》

譯文:

那墻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為什么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2、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毛澤東《卜算子·詠梅》

譯文:

風雨把春天送歸這里,飛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來到。已經是冰封雪凍最寒冷的時候,懸崖邊上還盛開著俏麗的梅花。

梅花雖然俏麗,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為了向人們報告春天到來的消息。等到百花盛開的時候,她將會感到無比欣慰。

3、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 陸游《卜算子·詠梅》

譯文:

驛站之外的斷橋邊,梅花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無人過問。暮色降臨,梅花無依無靠,已經夠愁苦了,卻又遭到了風雨的摧殘。

梅花并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艷斗寵,對百花的妒忌與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塵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樣散發(fā)出縷縷清香。

4、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 黃蘗禪師《上堂開示頌》

譯文:不經過徹骨寒冷,哪有梅花撲鼻芳香。

5、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 李商隱《憶梅》

譯文:寒梅最能惹起人們怨恨,因為老是被當作去年開的花。

6、墨梅

元代: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

譯文

我家洗硯池邊有一棵梅樹,朵朵開放的梅花都顯出淡淡的墨痕。

不需要別人夸它的顏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氣彌漫在天地之間。

月亮古詩詞(意思)?

開篇明義,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首次出現了對月的描寫,《詩經·國風·月出》一詩中如是寫道: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在《詩經》之后,千百年來,每當新月初升、皓月當空,不管從人們的視覺體驗還是情感體驗上,月亮便成了詩人描繪的對象,并賦予了月亮許多深層的含義。

這一方面是因為柔美的月光披灑在人們身上,就像是給人們帶來了希望,帶來了美好;另一方面,月亮同樣也傳遞著詩人的孤寂、愁苦、甚至是傳統(tǒng)文化中特有的思鄉(xiāng)、失意、別離、愛情等情感。

而這些傳統(tǒng)的歷史文化積聚在李白心中,形成了李白對月的獨特思考與深厚的感情。用月亮來抒發(fā)感情的首創(chuàng)雖不是李白,但李白卻是寫月最多亦最傳神的詩人。李白視月為知己,月亮是李白情感的寄托與歸宿,月亮在李白的筆下惟妙惟肖。

李白對月深厚的感情是由其內在和外在的原因所決定的。李白詩中的月亮有著豐富的內涵,并為李白的詩作提供了創(chuàng)作源泉。

李白賦予月亮全新的內涵,李白終其一生都在與月亮為伴。月在李白心中有著非比尋常的地位。李白寫月、詠月,出于對月之感,表達對月之情。

李白的一生可謂是與月亮結下了不解的情緣,李白最為愛月,月亮是他一生吟詠的對象。月意象在李白的詩歌中就出現了336次,這其中還不包括如玉盤、明鏡、玉鉤之類的月之代稱,足以看出李白對月亮的情感有多么執(zhí)著。

翻開《李白全集》,以月亮為主題的詩歌創(chuàng)造隨處可見,有《初月》、《把酒問月》、《月夜金陵懷古》、《關山月》等等名篇佳作。

李白天生傲骨,清高脫俗,詩人借月之高潔寫下《月下獨酌》一詩,借月傾訴自己內心的痛苦,表達自己懷才不遇的孤獨和寂寞,表現自己放蕩不羈的性格,表明自己心中所想。

甚至也有這樣一個傳說,李白的去世與水中捉月密切相關,這讓這位偉大的詩人的一生畫下了一個充滿月亮意象的句點。

從另一方面說,月亮也是詩人自身形象的代表。月亮的高潔、月亮的無暇代表了詩人自身的品德,是詩人自況的形象。詩人李白筆下多浪漫的文字流淌,而月之特性正給了詩人想象的空間,當詩人的內心情感與月之美好相一致時,詠月詩便應運而生。

李白的《古朗月行》一詩,就是詩人從月亮形象變化中寫人的認識的深化。詩中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這兩句,成為陪伴孩子們童年的對月亮朦朧認識的初印象和初體驗,原詩如下: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鳥,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朗月行”是樂府古題,南朝時人“鮑參軍”鮑照的《代朗月行》寫佳人對月弦歌,就像杜甫評價李白的“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那樣,李白既承接詩人鮑照對月亮的描繪,又著眼有關月亮的傳說,將想象力進行了淋漓盡致的發(fā)揮,所以詩作取名《古朗月行》。

開篇八句寫小時候對月亮神話般美好的印象。詩人幼小心靈中的月亮是完美無缺的,看形象驚奇地叫她“白玉盤”,見光澤又疑惑地比喻“瑤臺鏡”,仙人居地的一面大明鏡;每當她升起的時候,先看見仙人兩只腳,緊接著顯現出團團桂樹、白兔搗藥圖像,那一定是一幅瑤臺仙境投映在鏡子里的情形吧。

于是在幼小的心靈里產生一種奇思妙想:“問言與誰餐?”白兔搗成的藥想必是仙人們長生不老的美餐吧!詩人用孩子們的心理和思路寫月亮傳說,充滿童真與童趣。

后八句寫蟾蜍食月使月亮黯然失色所引起的悲傷。蟾蜍,俗稱癩蛤蟆;大明指月亮。

在我國古典神話傳說中,月食是因為蟾蜍蠶食而引起的,詩人由此聯想到后羿射日的故事。傳說古代堯時出現過十個太陽,萬物枯竭,堯令神箭手后羿射落了九個太陽而讓天地間的萬物過上清平安樂的生活,也讓月亮清靜而相安無事。

九鳥指九個烏鴉,烏鴉是不祥的象征,因為這些烏鴉住在太陽里,才有災難降臨;陰精,太陰之精,即月亮。既然月亮開始淪落、困惑而暗淡,那就走開吧,沒有值得賞心悅目的地方,也難免于“憂來其如何?凄愴催心肝”了!

這是成年人觀月的細微之處,看到了明月的另一種可悲的形象。如果說年輕時只看到事物的光明面而充滿理想,那么隨著認知和生活閱歷的豐富和沉淀,成年之后,面對月亮更多的感觸則是發(fā)現事物的另一面與理想之間存在差異的現實。

月亮只是人類觀察事物的一面鏡子,詩人從月亮明鏡里看到了世態(tài),看到了蟾蜍蠶食月亮的危害,看到了人生悲劇,這就是“憂來其如何”的答案,也正是“凄愴催心肝”的原因所在。

在李白的另一首與月亮有關的詩中,詩人則借助月亮抒發(fā)了對人生際遇的感懷,“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成為蜚聲詩壇的千古名句,這首詩就是《把酒問月》,原詩如下: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開篇兩句“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是詩人對當空皓月的驚天一問,可謂“橫空出妙語”,這兩句讀來竟然沒有絲毫的突兀感,反而親切自然,既拉近了人們與月亮的距離,也給月亮賦予了善解人意的人格魅力。

“青天有月來幾時”,詩人似乎是要打破砂鍋問到底,借助這個問題詩人似乎更要探索宇宙之謎。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這二句是詩人捕捉到了月亮與人情投意合之處。月亮雖說高不可攀,卻能相伴相隨,親密無間兩句。

接下來四句是詩人賞月之后對月亮的描繪:寫月亮的皎潔,又將月亮比喻為飛鏡臨近仙女游樂的朱紅天宮,突出了月亮的嫵媚;寫月亮的清輝,則是“綠煙滅盡”、意思就是說陰云散盡后,月亮才肯露出他明亮光輝,整個夜空整個宇宙為之增輝。

“但見宵從海上來”,這句寫夜晚之月,帶著大海寬闊而充滿活力的氣息而來;“寧知曉向云間沒”一句寫破曉殘月,被灰暗的云霧所吞沒,其實詩句蘊含著詩人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歷。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這二句是詩人從傳說中發(fā)問。搗藥,傅玄《擬天問》:“月中何有,白兔搗藥?!辨隙鹪谟械奈墨I中也寫作姮娥,《獨異志》:羿燒仙藥,藥成,其妻姮娥竊而食之,遂奔入月中。

其實這兩句中詩人著重寫“孤棲”,由此處境引出“誰鄰”的擔憂,實際是詩人對月的理解和同情。

接下來四句是詩人的感懷:古人今人同月,是月的悠久歷史;人和明月一生相伴不離,明月見證歷史,則證明人生的短暫。

全詩的余音在“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兩句中,詩意又起波瀾,詩人期望明月助酒,因為李白一生最喜歡酒和月,全詩由停杯問月開篇,到舉杯醉月結尾,能顯示這一性格特色。

“對酒”時需要助興,“長照”時能以助興,豈不神仙生活?奇思妙想,心愿所然,妙不可言。

清代詩人龔自珍說:“莊、屈實二,不可以并;并之以為心,自白(李白)始?!饼徸哉涞脑u價誠然不假,莊子崇尚自然,無視社會束縛,自由豪放,浪涯天際;屈原志在國家改革,忠心耿耿,忍辱負重,至死不改初衷。

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性格特點,內心世界,在李白身上得到統(tǒng)一,從這一點上足見李白的不同尋常之處。

展開全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