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代酒是什么意思?
- 教育綜合
- 2023-09-22 17:44:31
以茶代酒的典故
以茶代酒的典故:
孫皓是孫權的孫子,是廢太子孫和之子。東吳的第一代皇帝是孫權,第二代、第三代都是孫權的兒子,孫皓的叔叔。第三代皇帝孫休駕崩后,兩位顧命大臣認為孫休的兒子年幼,周邊環(huán)境又復雜多變,如尊先帝昭命,恐吳國有存亡之憂。
于是朝臣商議后,決定擁立廢太子之子稍年長的孫皓為帝。孫皓初登大位之時,勤政愛民,改革政令,如開倉濟貧、減省宮女啊,深得百姓愛戴。不過好景不長,國家剛有起色,這皇帝就飄起來了。
聽不進去忠臣直諫,濫殺無辜,還養(yǎng)成了好些不好的習慣,最突出的是嗜酒酗酒。他經常組織酒宴,他還定下規(guī)矩,喝酒的最低量是7升。古代一升,約等于現(xiàn)在的四兩,7升就是2斤8兩,就算那時酒的酒精度只有二三十度,也是需要很大的酒量了。
韋曜是孫皓經常請來喝酒的大臣之一。不過孫皓請他來,不是因為韋曜能喝,而是因為他曾經是孫皓父親的老師。相反韋曜還真不能喝,最多也就兩升的量,7升酒無論如何他是喝不下去的。韋曜在孫皓繼位后,十分器重和信任韋曜,就算韋曜酒量不行,孫皓酒宴也會拉上他。
喝酒的規(guī)矩是孫皓定的,但他又不能太讓這位老臣難堪,于是喝酒時就做了些手腳。每當他看韋曜喝不動了,暗中令侍從給他把酒換成茶,讓他"以茶代酒"。從此之后,以茶代酒便在酒場上流傳開來了。
這個孫皓后來更加荒淫無度,韋曜這個老臣最終也被他下獄賜死了。四年后,晉國大軍壓境,吳國無力對抗,孫皓學劉禪的樣子投降了。孫皓被晉國皇帝賜爵“歸命侯”,又四年,孫皓病故于洛陽。
孫皓嗜酒誤國,讓人唏噓不已。這個故事也給人提個醒,這個酒吧,還是不要過量,尤其不能像他那樣嗜酒如命,酗酒成習。真正不能喝時,以茶代酒,希望都能得到朋友們的諒解吧!
成語解釋:
以茶代酒是一條成語,意思是喝酒的場景中既不想喝酒而又難卻盛情,就用茶來代替酒。這是不勝酒力者而所行的禮節(jié)。
這條成語出自陳壽的《三國志吳志韋曜傳》。成語故事涉及到兩個歷史人物,一個是吳國的末代皇帝孫皓,一個是傳主韋曜,吳國德高望重的老臣。
出處:晉朝陳壽《三國志·吳志·韋曜傳》:“皓每饗宴,無不竟日,坐席無能否率已七升為限,雖不悉入口,皆澆灌取盡。曜素飲酒不過二升,初見禮異時,常為裁減,或密賜荈以當酒?!?/p>
以酒代茶的意思是什么?
是以茶代酒吧,而不是以酒代茶吧?以茶代酒就是有人不能喝酒,在酒場上表示誠意,所以用茶或飲料代替酒和弟兄們共同喝一杯。古代茶文化非常盛行,那“以茶代酒”是怎么來的?
經常聽到有人說自己“以茶代酒”,是不想喝酒又盛情難卻時用茶來代替酒,這是不勝酒力者所行的禮節(jié)。那么這句話是怎么產生的呢?其實,以茶代酒的行為自古有之,來源于一個很有意思的典故。據(jù)《三國志》記載:吳國君主孫皓“密賜茶荼以代酒”,為“以茶代酒”之典故。
據(jù)說當時吳國的君主孫皓很喜歡喝酒,經常擺酒設宴,要群臣作陪。但是他的酒宴有一個很奇怪的規(guī)定是,不管大臣們會不會喝酒,酒量好不好,只要是孫浩規(guī)定的7升酒就一定要喝完??墒侨撼祭镉袀€叫韋耀的酒量是最差的,往往只有三升。當時孫浩念舊情,所以比較照顧他,據(jù)說在韋曜喝不動時,便派人偷偷把酒換成了茶,因此就有了“以茶代酒”這一說法。
不過從現(xiàn)代意義上來說,現(xiàn)在的“以茶代酒”不止一個意思。古代都是只不勝酒力的人需要以茶代酒,可是隨著社會的變化,很多東西也會隨著改變,現(xiàn)在看來,以茶代酒延伸了很多種意思,當一些人不能喝酒的時候會以茶代酒,當某個場合沒有酒的時候也會說以茶代酒等等,所以我覺得這就是我們的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時至今日茶文化還一直延續(xù)下來,而且還深受喜愛,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現(xiàn)在茶文化不僅深入到人們物質生活的各個層面,還深入到人類精神世界中,滲入到文學、哲學、宗教、美學、歷史、考古、藝術、民俗、交通等各領域,成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為什么會有以茶代酒的典故?以茶代酒的原因是?
我們國人從古至今,都特別講究文明禮儀。在漫長的歷史文化中,我們擁有很多酒文化、茶文化還有各種各樣的文化。我們從一些古代電視劇里,經常會在宴會上聽到這么一句話“我不勝酒力,就以茶代酒略表心意”;在現(xiàn)今的社交應酬中,我們也經常能聽到類似的話“我就以茶代酒,表示心意”。這樣對于不善飲酒的人,既表達了心意又避免了尷尬,一舉兩得。那么為什么會有以茶代酒的這種行為呢?以茶代酒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們一起找找源頭。
考究歷史,我們發(fā)現(xiàn)以茶代酒最早起源于三國鼎立的東吳,以茶代酒的故事記載于《三國志》 中。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么樣一個故事。東吳的太祖孫權病逝后,吳國也是經歷了一系列政變,直到孫皓為帝,已經是第四代了。孫皓喜好喝酒,每次設宴,無論赴宴人是誰,有規(guī)定要飲酒七升,講究的不醉不歸。當時有個大臣韋曜,酒量不好。但是如果不按規(guī)定喝酒,大不敬。所以每次韋曜赴宴的時候,孫皓授意把他面前的酒換成了茶,保全了君臣的顏面,又不失禮節(jié)。這就是最早的以茶代酒,但是出于無奈,有點隱瞞他人耳目的意思。
隨著歷史的變遷,和人們思想文化觀念的改變,以茶代酒就慢慢退去了隱蔽的面紗,直接顯露于我們的眾人面前。畢竟,以往觀念里,不善飲酒等同于懦弱或者是不尊重的意思,已經被眾人擯棄了。加上我國茶文化的盛行,更賦予以茶代酒一種健康、積極向上的意義。喝酒過多傷身傷心,而喝茶有利于各種健康。所以慢慢的,以茶代酒成了一種風尚。飯桌上的以茶代酒不僅受到大家的認可,還大有流行的趨勢。
現(xiàn)在提倡文明飲酒,健康飲酒。在各種各樣的宴會和應酬中,我們更建議大家文明聚餐,以茶代酒不僅能交流感情,也能烘托氣氛。如果有機會,我們在飯桌上,也建議大家一起以茶代酒,互相表示表示吧!
為什么會有以茶代酒的典故,以茶代酒的原因是什么?
以茶代酒出自于三國時代的一個典故,具體的原因是因為當時有一個皇帝上位之后,他整天喜歡喝酒,經常和自己的群臣們一起喝酒,并且要求群臣們要喝夠7升的酒,但是其中有一個群城的酒量比較小,但是由于這個群城曾經是皇帝父親的老師,因此她對這個群成比較和氣一些,讓他用茶代酒,從而這個以茶代酒的典故就出現(xiàn)了。然后被人們流傳至今以茶代酒也有很多好處,下面具體來看看。
體現(xiàn)尊重人們經常聚在一起時會出現(xiàn)喝酒的現(xiàn)象,但是有的人由于體質原因,所以喝不了酒,這個時候就會用茶代酒,能夠體現(xiàn)出人們之間的一種親密關系,并且同時能夠體現(xiàn)出人們之間相互尊重,所以說以茶代酒也是一個比較常見,并且體現(xiàn)出尊敬的一種做法。
注重健康現(xiàn)在雖然喝酒的人有很多,但是喝酒要講究度,不能經常喝酒,而且一次不能喝太多,否則肯定會傷及到自己的健康。喝醉在酒桌上的人是很多的,其實可以多喝一些茶,喝茶能夠促進人的代謝,并且讓人體內的一些毒素排出去,促進健康,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
調節(jié)生活氣氛其實喝茶也是一門藝術,在我國古代,人們就講究著沏茶,并且沏茶也是一門手藝,如果手藝高的話,泡出來的茶是別有風味的,每天我們午飯后可以泡一杯茶,然后細細品味,其實不僅能夠使心情變得好,也能夠使生活的氛圍更加的和諧。
綜上所述,以茶代酒是由一個典故轉變而來的,當時能夠以茶代酒,也體現(xiàn)了古代人的一種智慧以及化解尷尬場面的一種方式,如今以茶代酒也是很有必要的,當然生活中還是要盡量少喝酒。